他们从小在北京土生土长,曾因喜爱而“报班”学滑冰。如今,他们荣登全国最高领奖台,甚至站在了世界舞台上。乘着申办、筹备并成功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东风,北京冰雪在竞技层面实现了超常规、跨越式发展。而有别于传统体制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,成了“冬奥一代”茁壮成长的有力助推。
回国没几天,周嘉禾又站在了北京市高中校际联赛的冰场上。在本月初结束的U18男子冰球世锦赛乙级B组比赛中,他披上国字号战袍,实现了童年时的梦想,并在比赛中数次得分。
(资料图片)
下个月才满16岁的周嘉禾,是北京市十一学校的一名高一学生,也是北京无数“业余”冰球少年中的一员。此次征战U18世锦赛的国少队中,有六名是来自北京的“学生球员”;而在1月的U20世锦赛乙级B组比赛中,以北京球员为班底的国青队更是爆冷夺冠,成功升组。从爱好者到国手,他们的成长之路,亦是北京冰球十年来的飞速发展之路。
2012年,5岁半的周嘉禾在商场看到打冰球的孩子,像极了动画片里穿铠甲的战士,从此“一见钟情”。那时,北京打冰球的孩子寥寥,社会认知尚浅,学校不开展项目,课业压力又重。为数不多打球的孩子升入中学就面临两难抉择——要么放下心爱的球杆,要么出国留学继续逐梦。方兴未艾的北京青少年冰球,到了12岁以上便严重“断档”。创办于2013年的市中小学生校际联赛,首届初中组仅有包括联队在内的四支队伍参加,随后两届更是无人报名。
彼时年纪尚小的周嘉禾,对此浑然不觉。他所经历的,是校园冰球氛围随申冬奥成功悄然改善。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冰球作为课外活动开展,有条件的学校组建了校队,由专门的老师或校领导负责,定期开展训练,拨出经费支持球队建设,一些学校还聘请了外教。“冰球深入校园,为赛事组织奠定了基础,孩子们也能获得更稳定的升学通道,有条件在这条路上走下去。”北京市冰球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邢隺说。
肉眼可见的变化,令周嘉禾备受鼓舞。“打比赛需要请假,学校就安排老师帮我补课,还举办讲座,请我给同学讲述自己打球的故事。学校层面重视冰球,爱打球的孩子不用放弃了,也能让更多小学生没有后顾之忧地参与进来。”他感叹自己“赶上了好时候”。
与此同时,政府体教部门与北京市冰球协会等社会机构通力合作,为孩子们提供了外教、外训等更多训练资源,加之大量优质赛事平台,令北京青少年冰球的竞技水平水涨船高。近几年,市校际联赛初中组的规模逐年壮大,个别区还创办了区级校际联赛。市高中校际联赛也于2020年末应运而生,每年举办夏、冬两站,为京城大年龄段“冰娃”提供了优质赛事平台。
周嘉禾便是在去年校际联赛中率队卫冕了初中组冠军,随后升入高中,投身到了高中联赛中。此次十一学校的高中队里,有包括他在内的四名“国手”。“现在北京校园冰球训练手段越来越科学,体系也非常先进,竞技水平比欧洲同龄人不差。”刚刚打完世少赛,算是见过了“大场面”的周嘉禾笑着说。
与多数“冰娃”一样,在球场之外,周嘉禾品学兼优,中考拿了657分,是立志报考“清北”的尖子生。由于酷爱打球,周嘉禾“内驱力”十足,从小便善于管理时间,自律性极强。
而冰球,依然只是周嘉禾生活中的重要部分、最大爱好,而非职业目标。如今他每周利用课余时间训练三四次。周嘉禾憧憬着清华大学的自建冰场,渴望着“老外”组织的民间赛事,当然也希望未来有机会再披国家队战袍,“在北京,肯定不愁没球打。有些出国留学的小伙伴,看到现在北京冰球环境这么好,还发微信说想回来呢。”
在本月初的短道速滑全国冠军赛上,18岁的海淀小妞儿王晔一举夺得女子500米冠军。这是北京短道第一次获得成年组个人项目全国冠军,也是王晔首次登上成年组个人项目全国最高领奖台。夺冠一刻,小姑娘喜极而泣。
从业余爱好者到全国冠军,回首这几年,王晔直言有苦有甜,“至少到目前为止,我还是很热爱短道。”
王晔两岁时,为了让她强身健体,父母给她买了双轮滑鞋。小王晔很快便展现出良好天赋,而有了轮滑基础,4岁第一次上冰,也顺利滑起来了。那时的北京商业冰场不多,小王晔经常跟着大人滑“野冰”。一到冬天,她就在金沟河、陶然亭、紫竹院的冰面上追着一帮爷爷、大大跑,那是她童年最欢乐的时光之一。
2014年夏天,王晔拿了个轮滑比赛的全国冠军,孩子的好胜心开始蠢蠢欲动——要不也正经练练滑冰?于是,她利用暑假到哈尔滨参加了10天专业短道训练。回京后,王晔心里就放不下那块冰了。她把训练重点转到了短道,开始跟着家长满北京“找冰”。
短道训练需要整块冰,商业冰场在营业时间没法提供。王晔和几个同样爱滑冰的孩子凑到一起,“整租”冰场,分摊冰时费、教练费。甭管周末还是大年三十,甭管清晨六点还是晚上十点,早出晚归,哪儿有冰就去哪儿,在车上睡觉、吃饭、写作业都是常事。就这样,利用业余时间每周训练一至两次,王晔坚持了两年。2016-2017赛季,她首次代表北京参加全国短道速滑联赛,便成为北京市唯一达到甲标的选手。而这次比赛,让她做出了重要的人生抉择。
2016年,作为2022年冬奥会东道主,北京筹建成立了包括短道速滑在内的16支冰雪项目专业队,培养竞技冰雪人才。有梦想、有天赋的孩子,有机会获得前所未有的优势资源和上升通道。没出成绩前,王晔没想过走专业道路;有了成绩,她愈发想追逐更高舞台。小姑娘几番纠结,决定听从内心召唤。“如果不选择滑冰,我怕自己将来会后悔。”当时五年级的王晔这样对父母说。
2017年5月,王晔正式成为北京短道队的一名专业运动员,不再需要父母带着“找冰”、自费训练了。顶级装备、优质冰场、高水平教练团队,还有精心配比的营养餐、科学的兴奋剂管控,孩子练得心无旁骛,能力提升突飞猛进。进队后的第一个赛季,王晔便在全国青少年联赛中斩获12枚金牌中的7枚,在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中夺得单项冠军。
作为重点运动员,北京队也对王晔逐渐形成了“一人一策”的个性化保障方式,同时倾向给予其参加高水平赛事、出国训练的机会,并积极向国家队输送。王晔亦不负众望,2018年3月,她入选国家少年集训队,随后又出现在了新一届国家队“天才少年组”的名单中。2018-2019赛季,王晔第一次登上成年组赛场,并在赛季后以14岁的年纪入选国家队,是全队的“老幺”。当年10月,她在上海超级杯大奖赛中,与队友配合获得男女混合2000米接力冠军。
遗憾的是,由于备战时严重受伤,王晔没能入选北京冬奥会阵容,但她作为接力项目替补进入代表团名单,并在“家门口”担当了冬奥火炬手。刚刚结束的冬奥会后首个赛季,王晔“全勤”参加了全部六站世界杯和世锦赛,在世界杯中三次闯进B组决赛。在全国冠军赛中首夺金牌后,她直言放眼世界赛场,心中已有更高目标。
看到女儿如今的状态,王晔妈妈也很欣慰。她不后悔当初尊重了女儿成为运动员的抉择:“很多人都在做着不喜欢的事,能做喜欢的事情,就是最棒的。”
不用集训的时候,16岁的安香怡经常出没于商业冰场。“泡不动”一整天,就只练几个小时。然后,去喜欢的餐厅吃个饭,或顺便逛逛街——就像幼年初学滑冰时那样。
与传统专业队封闭集训模式相比,作为北京世纪星滑冰俱乐部的一名花样滑冰选手,安香怡拥有更自由、鲜活的人生。这不仅助她数次加冕全国冠军,也帮她化解着发育期成长的烦恼。
安香怡的父亲安龙鹤是前花滑国手,母亲则是一位铁杆儿冰迷。安香怡不到3岁就开始上冰,不同于很多孩子从玩儿起步,她自打穿上冰鞋,就是奔着成为职业选手去的。
强大基因加名师指导,2017年,不满11岁的安香怡便在全国大奖赛青年组登顶。那时她已经开始系统训练,逢重要比赛还会突击备战,“出了点成绩,觉得自己是运动员了。”2018-2019赛季,安香怡首次代表北京队参加全国大奖赛便夺得成年组冠军,随后,12岁的她在全国锦标赛中封后。
然而,几乎所有女选手都会遭遇的生长期,也找上了处于上升期的安香怡。对于花滑运动员来说,身高、体重差之毫厘,旋转速度就会失之千里。安香怡仿佛瞬间“武功尽失”,有时练两三个小时,一个跳跃都成不了。为了尽快恢复能力,她一度往死里练,又导致了伤病,恶性循环。“我最怕勾手,有次跳了四个多小时,都有阴影了。”
但陷入低谷的安香怡没有被强制“控体重”,更没有被塞进“真空”里一门心思狠练。妈妈引导她放平心态,张弛有度。而她自称“乱七八糟”的爱好,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。“首先就是做饭、干饭,各种菜系都尝试,吃完再减肥。我小时候就爱揪树叶子、草根假装做饭。”她还喜欢画画、撸猫、挖野菜,辅助滑冰的舞蹈、艺体训练也能适当解压,“实在不行,就和俱乐部的小伙伴们‘发发癫’,录个搞怪小视频,特别欢乐。”
刚刚过去的赛季,安香怡时隔三年再夺全锦赛冠军,且完成了国际舞台“首秀”,在国际滑联青年组大奖赛波兰站中获得第五名,首战世青赛则排名第六。尽管训练时跳跃仍不稳定,但状态回升是不争的事实。安香怡觉得,如果每天一味重复枯燥的训练,反而会钻进牛角尖出不来,“艺术来源于生活,只有丰富的经历和完整的生活才能令表演更有层次,更具艺术表现力,也能在遇到困难时分散注意力、调整心态。”
对此,身为中国花滑“初代”国手的世纪星董事长范军深感认同。传统专业队出身的他,不主张把运动员“关起来”,催着赶着练,“俱乐部的孩子都是出于热爱才滑冰,都足够自律,知道自己该做什么。”
世纪星是中国第一个面向业余爱好者的民营滑冰俱乐部,亦是国内花滑领域的“龙头”。1999年创立之初,俱乐部便与北京市体育局合作,二十多年来,为国家队输送了不少国手。而今,京城已是滑冰俱乐部林立。本赛季,来自不同俱乐部的北京本地姑娘,在全锦赛和冠军赛中先后包揽前五名。“上周结束的冠军赛,前三名都有五种三周跳的储备,这种‘盛况’在国内已经多年未见了。”范军感叹道。
自陈露后,中国女单已近20年在世界大赛中未有佳绩。北京女单的崛起,令人不禁多了一分期待。“俱乐部培养选手会成为主流趋势。”范军说,“这种模式遵循市场规律,爱滑冰的孩子成百上千,选材人口基数大,成才几率自然高,更容易挖掘到身体条件好、天赋素质高、内驱力强的好苗子,跟我们当年一支队伍十几个人还要优胜劣汰不能比。更重要的是,这些孩子都是真的热爱滑冰。”
再问安香怡,你现在滑冰还快乐吗?小姑娘撇撇嘴道,“只要不跳勾手,就是快乐的。”
李晓鸣
自申冬奥成功以来,北京冰雪运动创新竞技人才培养模式,集政府、俱乐部、社会企业、校园、家庭等各方之力,走出了一条不同以往的发展道路。这是北京竞技冰雪短时间内从无到有、由弱至强的原因,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。
不同于夏季项目,冰雪运动在国内开展较晚,早期作为娱乐、教育活动进入大众视野,优质资源大多集中在民间。
因此,发展竞技冰雪必须充分调动社会资源,发挥市场作用,整合体制内与社会化的优势力量,建立有别于传统体制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。以北京2016年成立冰雪专业队为例,16支队伍全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,联合社会力量组建,两个承接主体——世纪星俱乐部和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,提供的核心服务就是优秀教练和优质冰场,这种模式当时在全国开了先河。建队以来,北京涌现了众多本土冰雪竞技人才,成功拓宽了人才培养途径。目前,北京冰球、花滑女单和青少年滑雪的水平在国内“断层式”领先,短道、冰壶等相对冷门的项目也有国手涌现。
在这种非常规“合作”中,政府并非只“给钱”,而是要做好顶层设计,制定相关政策和奖励机制。同时引领产业提质升级,帮助社会企业不断壮大,并履行监管义务。而在训练、生活细节上,既要宏观跟踪管理,又要尊重社会机构的专业性,不过多插手。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各方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,引导和鼓励其发挥自身优势,为运动员提升和展示自我搭建良好平台。
而俱乐部、企业、学校作为中坚力量,除发挥场地资源和技术优势外,更要激发青少年从事冰雪运动的兴趣。家长也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“体育观”,通过体育教育塑造孩子的人格,而不是把练体育当成升学、求职的工具。
总体而言,北京冰雪乘冬奥东风,在人才培养道路上做出了有益且成功的尝试。未来各方将继续探索,齐心协力夯实项目发展的“金字塔基”,保证北京冰雪健康、持续、有生命力地发展。(作者系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)